電絮凝,也叫電凝聚,是一種集混凝、氣浮和電化學作用于一體的電化學水處理方法。電凝法通常使用鐵、鋁等可溶性金屬作為陽極,惰性電極作為陰極。電極通電后,陽極可以溶解產生相應的離子。離子水中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絮凝劑,起到凈水的作用。
當向陽極施加直流電時,陽極中的Fe溶解,失去電子,變成Fe2+或Fe3+,在水中可以反應生成FeOH2或FeOH3。鋁可以在陽極變成Al3+,生成AlOH3。FeH2、FeOH3和AlOH3都可以作為混凝劑,破壞水中膠體的雙電層結構,使膠體顆粒失穩,然后通過沉淀過程使膠體顆粒沉淀,實現泥水分離。此外,陽極會產生氧氣,陰極會析出氫氣。正負氣泡可以和水中的污染物一起上浮,將污染物帶到水面進行分離。通電后鐵和鋁電極的電化學反應。電絮凝反應不需要投加化學混凝劑,是一種環境友好的水處理方法。通過改變電解電壓或電流密度,可以改變電凝聚的運行參數,易于實現電凝聚池的自動控制。電絮凝廣泛應用于一些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,如印染、紡織、焦化等工業廢水。
電絮凝反應器的工藝流程 待處理的水將流入均化池,主要用于平衡泵的水量與電絮凝反應器的水流量之差。此外,均化池中還有一個水位傳感器,主要用于控制反應器泵和水泵。進一步地,均化池中的水由反應器泵抽入反應器中,鋼板置于反應器中,通電后,鋼板與離子化離子發生反應,達到處理目的。此外,在反應器的腔體內還有一個氣動閥和一個氣動雙隔膜泵。它們的功能是去除反應器中沉淀的鐵鱗和固體雜質。然后將反應器中處理后的水抽到消泡池,去除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,使水中的雜質二次沉淀。然后,消泡池的水流向沉淀池,固體顆粒再次沉淀,固體顆粒等雜質被污泥去除設備去除,清水進入砂濾,水被砂濾反洗,完成整個工藝流程。
由于設備簡單、易于自動化管理等優點,電絮凝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礎,但由于電能的消耗,水處理成本較高。將電凝聚技術與先進的污水處理相結合,優化重要的設計參數,從這種結合技術中獲得最高的效率,從而使整個過程的成本最小化。